发布时间:2010年4月6日
1月18日,华嵌学院第四期开学典礼如期举行!
一:开学典礼以蒋庆生(创新服务平台副总经理)的发表讲话而开始,蒋总代表孙院士,沈琴沈教授做了重要讲话,并对嵌入式培训平台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希望。
二:施总在会议上传达了前几天杭州市信息化办公室的会议精神,重点强调:
1. 华嵌已经成功申请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实训基地”的称号。
2. 杭州市政府对嵌入式人才培养的关心和支持。并指出,杭州市政府及创新服务平台各位领导对嵌入式行业很是关心支持,明年计划在下沙设立杭州第一个为大学生服务的嵌入式自学协会,免费为杭州高校学生,特别是嵌入式爱好者提供自学的各种服务。
2. 指出杭州嵌入式人才的需求量,以及嵌入式人才的就业前景,强烈鼓舞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 就业部副主任张博对前期学生的就业情况做了总结汇报:
公布一班就业学生平均薪资在4000左右的好消息。
就业的单位包括文思创新,华为,艾赛通信,高特电子,优能通信,上海易宝等大型企业,工作职责涉及LINUX应用编程,网络编程,驱动编程等各方面,未来发展前景很让人期待。。。。。。
四:市场部副主任王晓晴关于市场方面做了总结汇报:
指出:由于第一期学生就业好,而且将近一半的学生第一份工作就涉及到了一定程度的底层驱动开发,个人嵌入式道路发展前景很是乐观,所以第四期招生,20名学生,有一半以上是通过一班学生介绍过来,这足以见证华嵌全体员工,特别是任课老师的努力付出有了实际意义的回报。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教学管理中,形成长期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董辉董博士在会议上主要讲了整个教学过程的课程安排,强调课程的科学性。他指出:
嵌入式软件之所以脱离PC机软件,成为后起之秀,是在于嵌入式软件是和硬件、驱动紧密相结合的,更强调“系统”的概念。硬件基础和linux驱动开发是linux高级编程的必要补充,是整个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广大学员从单单的代码民工走向资深的嵌入式系统工程师的必由之路。
所以整个的课程体系在设置的时候,是在注重强调应用的基础上,也必须增加驱动,主要原因是:
1. 为后来做大型项目做准备,嵌入式是软硬结合,驱动是软硬件的链接,只学应用,不学驱动,直接限制了一个嵌入式人才的发展前景和开发思维。
2. 找工作的时候,即使面试的是应用开发,懂驱动的学生,公司会优先考虑。驱动不懂,只能从事一些应用层的开发,对于刚迈入嵌入式行业的应届生来说,确实无所谓,但是对于一个嵌入式人才的发展前景来说,很是不利。比如:如果一个嵌入式系统,没有驱动,上层的应用程序就都没有用的。学了驱动,在系统设计上思路可以更开阔。
3. 以后有利于学生工作后向嵌入式驱动工程师方向发展(驱动工程师的薪资待遇发展前景要比一般的工程师要高的多)即使第一份工作是应用开发,也不可能永远只做应用开发。而且很多时候,嵌入式的开发板上都会增加一些自定义的硬件,而不是在原开发板上一点硬件都不改就开始做应用。只要有硬件改动,一般都会涉及到驱动开发。或早或晚,总有一天会面临驱动的。
董老师在充分分析了各类企业的需求基础上,指出整个课程体系安排的合理性及其主要意图。同时强调,学习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实训基地的主要任务不是把东西完全塞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培养学生自学、创新的能力。
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华嵌学院又面临很大的压力:
1)是否加入驱动,因为加入驱动,驱动老师的师资成本要高的多。
董辉董博士根据自己多年的嵌入式开发经验,并综合听取多个大型企业技术总监的建议,在这一点上明确指出:
如果不重视学生驱动课程的学习,我们培养的就不是嵌入式人才,最多称为“Linux开发人才”,这是对学员未来发展的不负责。所以只能在强调应用的基础上,增加驱动的课程。
但是驱动老师师资的费用是一大难题,懂驱动的老师是企业中、项目组中的核心人员,请他们来上课,薪酬是很贵的。因此华嵌的每期班级在师资方面就比其他培训机构要多投入四、五万元,华嵌不是没有想过节省这一方面的成本,但是经过教务组的讨论,一致认为:为了学生的将来发展,为了省创新服务平台一直提倡的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理念,这笔钱绝对不能省!
2)董老师强调: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到东西,不是草率就业
对于第二期某些学生没有做项目,就直接上岗,虽然解决了就业问题,但是对于长期的发展来说,表示很大的遗憾和惋惜。
建议以后的学员,来学习就尽量把东西学好,不要为了一时的就业,而错过人生当中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嵌入式的就业前景现在很好,未来会更好,学生多学东西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成为强者,而不是草率就业,短时间内又发现前进中的障碍。。。。。。
六:董老师公布第四期担任教学的主要老师。
邵奇可——Linux下的C语言强化
1977年生,博士,具有多年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经验,曾参与及负责多个国家级重大项目, C、C++语言课程资深讲师。具有丰富的Linux上使用C++进行项目开发的经验
李清水——嵌入式Linux基础,基础编程
浙江大学心理学在读博士,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教师;杭州远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杭州水长清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主持开发过盲人手机、彩铃编辑、电子杂志、二手书交易、百分家教、智能视频分析系统、三维声音定位系统等多项知名软件项目。
李杰聪——嵌入式Linux基础,高级编程
浙江大学硕士,7年Linux系统开发经验。曾在Intel,网易,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等多家大型外企任职,涉及互联网、3G通讯、数据库、手机(android)开发等Linux平台相关行业,具有丰富的国际化视野。作为重要成员参与 Arm全指令模拟器——国家863项目,互联网融合检索系统,大型通讯集群核心网开发,
王金堂—— 驱动,内核
王金堂,1979年生,浙江大学硕士,7年Linux系统开发经验。曾在大华,摩托罗拉等家企业任职,
主要方向为电磁悬浮控制,机顶盒(linux平台)等。熟悉X86/arm/MIPS等体系结构平台,精通多核程序设计,TCP/IP协议,Linux高级环境编程,C/C++ 和汇编语言,精通linux device driver开发,精通各种常用驱动开发,精通u-boot,redboot,vivi等bootloader。
于孝辉—— 嵌入式驱动,内核
1978年生,辽宁工业大学硕士,6年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曾在辽宁维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德信软件有限公司、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任职,涉及工业控制、通讯、网络、信息终端、手机等多种行业,熟悉fpga/dsp/arm/等体系结构平台,在硬件设计、Linux平台移植、Bootloader编写、驱动程序以及嵌入式终端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董辉——大型项目负责人
男,1979年4月出生,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浙江省嵌入式系统联合重点实验室主要负责人,曾在华为、UT康达康、IBM、通用电气(GE)、Intel等多家大型外企任职,涉及网络,通讯,控制,信息终端,手机等各行各业,精通fpga/dsp/arm//XSCALE/ PowerPC/等体系结构平台。承担省科技重大专项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10多篇,专著《高速电路设计》一部。
七:董老师指出全天跟班实验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和重要性。
董老师指出:我们办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练习,实验室上午8点半到晚上10天全部开放,为了保证学习中遇到问题,随时有人指导,每个班必须配1—2 名实验员,实验员要力求做到随时帮学员解决问题,传授学习方法,以达到和学员共同进步的最终目的。
八,会议圆满结束。
相信这期“嵌入式Linux系统工程师就业班”的学员会以十足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5个月后,都会顺利找到工作。